從2010年導演王久良拍出《垃圾圍城》,到中國從2017年底開始嚴厲禁止洋垃圾入境,再到如今進入強制垃圾分類時代。塑料垃圾、電子垃圾、電商垃圾……而塑料廢棄物作為水體、土壤和海洋的主要污染源之一,難以降解的塑料是垃圾處理領域的頭號大敵。塑料的制作原料從石油和煤炭中提取,作為一種石化產品合成物,塑料需要長達400-500年才能降解成為對自然、生物鏈無害的物質。
2019年11月22日,在北京舉辦的2019中國工業產品生態(綠色)設計與綠色制造年會上,國家發改委發布了“限塑令”,消息一出,一片嘩然,國內塑料與包裝相關產業熱議不斷。2020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及生態環境部聯合發文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》,這是自2008年首次提出全國范圍內的限塑令12年后又一次重提限塑。
網上有一則某品牌手機包裝盒不再包覆塑料膜的新聞,引起眾多網民的關注,因為它每年可以減少塑料使用量600噸。這個品牌手機每年的銷量我們不知道,但我們知道和煙草的數量相比,那個差距肯定是個天文數字。如果所有的煙盒去掉覆膜,那應該減少多少塑料的使用量,那個數字一定難以想象,那么要減少生產這么多塑料薄膜又能節約多少電能,減少多少碳排放。如此推算,中國煙草該為“碳達峰,碳中和”做多大的貢獻。中國煙草行業模范帶頭,為社會擔起這份責任,率先落實中央的“限塑令”指示,積極應對塑料污染,減少能源資源浪費,緩解資源環境壓力,保護土壤,減少白色污染,實現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承諾。
為落實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重要理念,保護環境、保護土壤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千秋偉業。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,我們作為地球上的一份子,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、每一個企業的責任,希望所有的包裝企業盡量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,共同捍衛我們的家園,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。(曉健)